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别让你的虚荣害了孩子
  • 发布日期 :2017-09-08 17:52
  • “万能的朋友圈啊,请帮忙给我女儿投一票吧,胜败在此一举……”“今天是最后一天啦,谢谢各位大神!”最近,这样的“投票请求”或者“拉票要求”充斥着微信朋友圈。一边是兴致勃勃、发起投票的父母们,而另一边则是在朋友圈里不堪其扰、苦不堪言的朋友们。

     011.png


    拉票轰炸”让人不堪其扰

    郑女士是位五岁孩子的妈妈,说到在朋友圈投票,她已经记不清投过多少次了。

    郑女士说,开始感觉“朋友圈”变成“投票圈”是在今年年初。最初她对于朋友要求投票或者点赞为孩子换礼品的请求都非常理解。一方面碍于情面,举手之劳,反正每天都刷朋友圈,在朋友分享的内容下面“点个赞”,顺手就干了;而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孩子的妈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认同,所以对于朋友们的请求,她都是有求必应。但是后来越来越麻烦,不仅要关注评选机构或者主办方的公众号才能投票,有的还要截屏、分享在朋友圈,最复杂的一次花了半小时才弄好。

    郑女士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个比赛中的票数不是特别多,就要求朋友们把投票的截屏发来,看是不是真的投了。郑女士开始没在意,但她的朋友在私信里多次提醒。郑女士面对朋友每天的“拉票轰炸”不堪其扰,又发动自己先生投了一票,才算完成任务。

    孩子胜败全靠家长拼人脉相对于投票者感觉到的烦恼困扰,那些发起投票、收集“点赞”的家长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不久前,唐女士给自己的儿子报名参加了某教育机构发起的比赛,而投票渠道就是微信。主办方明确提示,可以把投票链接分享给亲朋好友,为孩子拉票。为了赢取名次和奖品,唐女士发动了不少亲戚、朋友。

    “主要还是想鼓励孩子,孩子自己也关心,每天都问我们排第几”,孩子对比赛结果的关注,让唐女士有了紧迫感。有人给她出主意说,建个群,把大家拉进来发红包。不管能点中多少钱,是个心意,也是对亲戚朋友帮助的一种感谢。

    于是,唐女士给小学的、中学的,还有同事群,都分别发了红包,大概花费一千多元。“有的家长大手笔,花好几千的都有,就为了让孩子有个好名次。”


    022.png

    靠这些拉票,给自己孩子有意思吗?这哪是比赛啊,纯粹比的是家长的人脉和虚荣心,所以只有强悍的后援团的支持才有胜出的希望,而那些家长没有人脉圈的、弱势的人,孩子再优秀,也只能干瞪眼了。我想说,这样的评奖方式合适吗?这完全是给孩子传递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胡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个国家的文明,首先要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


    孩子就象小树,需要的是大人的浇灌,修剪,防病才能茁壮的成长。.....即使小树上挂满了恭维和点赞做装饰,也无济于事。可是偏偏中国的大人都十分爱慕虚荣。父母从小不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态、运动技能成长,不掌握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平时用孩子会背几首诗数几个数能当猴子似的在公众面前耍把戏的表演为荣,其实说白了,他们培养自己的孩子作为满足虚荣心的道具更胜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西方教育家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孩子独立得越早,父母的教育越成功”,培养孩子的关键在于, 敢于尽可能早的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 ,家长给予的是鼓励、肯定、引导、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人生观念,不是代替孩子去做这做那,孩子也是人,不是宠物,做父母的什么都代替了,启不是剥夺了孩子自身的基本生存能力,费劲培养的孩子不就成了废物、低能儿?所以这种保姆思维,虽然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却没有高贵的灵魂,只能养出宠物,而培育出不来人物。

    说点题外的话,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真的是应该讲点素质,知道什么是独立思考,什么叫公民思想,我们要教孩子怎样识别善恶美丑,如何跟孩子平等的思想交流,文明最基本的就是平等意识了。在没有平等人格的情况下,大人教育孩子全都是虚伪的。千万别把他们当成财产、商品、装饰的花瓶、附庸、工具、顺从、出气筒...这样他们长大了就会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智,成为公民。有独立的人格,精神,思想,自由,尊严,爱心...人是理性存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唯一标志。没有理性的人,只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

    智能互动课堂.jpg

  • 返回列表